初伏日子怎样来确定呢?
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初伏与中伏相隔十日,中伏到末伏相隔十或廿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
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开始。
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
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 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头伏是在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在我的博客里有一篇起伏怎么算,你去看看,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阅读
-
出生就被抛弃的“蓝眼睛”中国女孩,被美国人收养后,改变了人生
-
西装尺码与身高对照表
-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
《三国争霸》强势战队:左手写爱的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否成功进行第一波“拉野”可以说决定前期能否压制对方,...
-
博时双月薪定期支付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开放自动赎回业务的公告
-
仙剑4音乐
P01-1回梦游仙·原版P...
-
节目监播是怎么回事?
节目监播是根据一定的监播规则对播出机构每天实际播出的节目情况进行逐一记录,...
-
有哪些你准备藏一辈子但可以在这里说的秘密?
以前在贴吧同城看见一个初中生发的帖子那天大概时间是...
-
海之乐章邪恶的遗骨任务怎么做
收集7色花瓣后,在断崖打小基德后,进入烈焰迷宫,需要打四个影子才可以开幻影门...
-
大学英语教师信念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